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医生团队
医保须知 医保问题 癫痫疾病 精神疾病
主页 > 医院新闻 >

军颐治好老伴癫痫 屡送红包被拒

发布时间:2014-04-19 16:31:13   来源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

  11月的北京,天气已有些微凉。一大早,满头银发的84岁老人马玉就在一楼等候。

  当记者见到老人时,他的额头上冒着几滴汗珠,衬衣也有些湿透。一问才知道,他是走路来到报社。

  坐在报社一楼大厅,马大爷说起了“向医生送红包坎坷”经历:他的老伴在北京军颐中医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彻底癫痫之后,马玉老人为了感谢杨红宣主任,费尽周折,五次送红包,但五次被拒。

  马大爷模拟当时情景时说:“杨主任一次又一次谢绝红包,让我过意不去,他的这份医德,让我肃然起敬,心生钦佩。”

  这一回,一名普通的病患家属马玉老人,就成了与记者面对面的特殊“嘉宾”,请倾听他的讲诉吧——

  人物名片

  马玉,今年84岁,祖籍河南省,1958年调至天津工作,海运企业退休干部。家有癫痫患者老伴吴老太。

  马大爷五次送红包记

  9月10日,马大爷老伴吴大妈癫痫再次发作,住进北京军颐中医医院,吴大妈癫痫患病20年,由心脑血管引发,久治不愈,两口的积蓄以及退休工资主要用于吴大妈治疗癫痫。

  9月16日,主任杨红宣通过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吴大妈治疗。

  出院后,吴大妈从未发作,需中药继续巩固

  10月17日、19日、24日,马大爷在门诊室分别向杨红宣送了三次红包,被拒绝。

  10月27日,马大爷“跟踪”杨红宣,在医院的楼梯间第四次送红包,被拒绝。

  10月30日,吴大妈复诊出院,可断药,杨红宣诊断已经彻底康复。

  11月8日,马大爷写了封感谢信给杨红宣,信里夹着银行卡。

  11月9日,杨红宣托护士长致电马大爷,让其取回银行卡。马大爷送红包再次“失败”。

  “老伴难治性癫痫20年,多亏了杨主任”

  记者:马大爷,癫痫这种病不好治疗吗?

  马大爷:我老伴难治性癫痫20年了,每个月发作四五次,对于一个老人来说,发作一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,需要更长时间恢复体力,走访的医院都是给抗癫痫药物,目前癫痫药物已经控制不住了老伴的癫痫发作了。杨主任告诉我们,老伴由心脑血管引发癫痫,已有了脑器质变化,在确定病根,需要格外注意,找准位置的同时也要考虑年龄因素,需要循序渐进,进行治疗。我当时想要是让治疗医生去做,治疗医生并没有杨红宣主任这么精准的了解病情怎么办?中间沟通没有到位怎么办?越想越担心。

  记者:您送红包时是怎么想的?

  马大爷:10月16日那天,我们等到中午11:30.正好到我们,医生要下班,可是这次杨红宣主任因为老伴病情以及年龄特殊,亲自上阵为老伴治疗,又赶上中午下班时间,杨主任中饭都没吃。治疗后检查,非常成功,杨主任说,接下来在进行辅助治疗,和用中药巩固就可以了。当时觉得杨主任对待老伴像亲人一样,我深深地感觉到杨主任的用心良苦和医术的难度。因为,治疗前的心思都在老伴的身上,没想过太多。之后,和老伴商量后,决定送个红包感谢他。

  “他不肯收,我和老伴都觉得过意不去”

  记者:说说您送红包的经过吧?

  马大爷:第一次送是治疗后第二天,那天杨主任有门诊。早上8点,我就在门诊室“守株待兔”,一个病人看完后,我拿着老伴的病历,一个箭步凑上前,讲了下老伴治疗后的情况。趁着杨主任看病历,我就把包着3000元现金的红包塞进杨主任的白大褂口袋内。可杨主任一把抓住我的手,硬要我拿回去。他说自己不收红包的,这本来就是他应做的。

  记者:既然杨主任不肯收,为什么还要继续送呢?

  马大爷:我回病房跟老伴讲了这事后,两个人都觉得过意不去。想着医生拒收红包可能是礼节性的客气,于是就有了第二次、第三次。

  我不知道杨主任平时的行踪,索性继续去门诊室送。我琢磨着,第一次是门诊高峰,那么接下来该选择下午人少点的时候去。第二次和第三次,也就是9月19日和9月24日下午,我故伎重施——报告恢复进展,了解注意事项。趁着杨主任不注意,再次将红包塞进白大褂。很明显,杨主任有了警惕性。连着两次拒绝了我,他说,他要是收了我的,就会收别人的。

  “他还是不收,推得我手心全是汗”

  记者:连送三次都被拒,您的心理有没有产生变化?

  马大爷:说实话,我刚开始以为给杨主任送红包,他会收得心安理得。真的没想到连着三次都遭到拒绝。杨主任越是拒绝,我和老伴的感动越多了几分。

  10月27日中午11点半左右,杨主任路过我们的病房,我悄悄跟出去,发现他准备下楼梯。我心想,机会来了!一路小跑后,我从4楼追到1楼,终于把红包塞到杨主任的手里。可杨主任一直在推,推得我手心全是汗。我当时很着急,杨主任说,他是医生,这是他应尽的责任。他还很严厉地说:“我不收了,你就不应该再给。要是收的话,早收了。”我推不过杨主任,只能作罢。

  “第五次送了,护士长要我取回银行卡”

  记者:第五次又送了?

  马大爷:送了四回,红包都没送出去。这可愁坏了我们一家。后来,儿子建议我写感谢信再附上张银行卡送去。于是,我以老伴的名义写了一封感谢信,里面放了银行卡。11月8日,我就往医院跑。一开始,杨主任也不肯收。经我的再三恳求,总算收了这“感谢信”。

  那天回家,我心情特别好,跟老伴说,这下杨主任总会收下了吧。可没料到,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——11月9日早上,护士长给我打来电话,要我回去取银行卡,如果不去就寄回给我。不得已,我只好去取回。

  “以前曾认为医生收红包是常态”

  记者:您以前有没有给医生送过红包?

  马大爷:……(沉默良久)。

  记者:对医生收红包的社会风气您怎么看?

  马大爷:我曾听亲戚说过,去一些地方的医院看病,一些医生都要暗示或公开要红包。给医生送红包,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潜规则,也是患者求心安的想法。收红包已是“常态”,不收反而变得“不正常”。

  正因为想到这样,我这老人才变着法子给杨主任送红包。但杨主任对我一次又一次的拒绝,让我过意不去,他的这份医德,让我肃然起敬,心生钦佩。

  更让我感慨的是,我也曾向杨主任的助手赵岩医生送过两次红包。赵医生也拒绝了。我现在还记得赵医生当时说的话——我是不收红包的,不信你问杨主任。杨主任不仅自己不收红包,还影响着身边的人。

  记者:或许可以选择别的方式来感谢他吧?

  马大爷:这次找你们,就是想通过媒体报道,向杨主任致以谢意,向北京军颐中医医院致谢,让更多的人知道,北京有这样一家好医院,有这样一位好医生。

  记者手记

  一种回归,需要鼓励

  听完马大爷“送红包”的故事后,记者与杨主任取得联系。得知我们要报道此事,他的第一反应是,这事没什么好报道的,是他作为医生应该做的。

  看病送红包,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,至今医生收红包或者“被红包”的现象还是存在。去年市卫生局曾下发通知,要求卫生系统内进一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,对收受红包者一律按下列规定予以惩处:责令退还,并予以相应金额10倍的惩处;当年度考核定为“不合格”;两年内不得晋级、晋职等。

  正如杨主任所言,不收红包,是他作为医生应该做的。不收红包本属于规则要求、道德底线,但是我们要说,虽然这仅是一种回归,在当下也需要大力鼓励和提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