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医生团队
医保须知 医保问题 癫痫疾病 精神疾病
主页 > 神经内科 > 手抖 > 手抖病因 >

为什么会出现手抖呢?手抖是你缺了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1-09-25 10:52:30   来源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

  所谓手抖,是指手部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颤动,医学专业术语叫做震颤。手抖仅是一个症状,可见于多种疾病,要结合病史特点具体分析常见于以下情况:

  1、 帕金森病/综合征。中老年朋友,如果出现一侧手脚不能控制的抖动,典型的表现是拇指与食指每秒3-4次的对合动作(“搓丸样”动作),肢体静止时明显,活动时减轻,则考虑是帕金森的可能性大。特别是同时还伴发有肢体僵硬、动作减少,行走不稳等症状的更应考虑该疾病。

  2、 特发性震颤。又称为家族性震颤,约60%病人有家族史,可在儿童、青少年、中老年中发现,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.3-1.7%,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。主要表现为双上肢在做动作或活动的时候出现震颤,静止时减轻或消失,伴或不伴头部、声音、下肢等其他部位的震颤。

  3、 甲状腺功能亢进。除了手抖症状外,还伴有多食、消瘦、多汗、心跳快、容易发脾气等症状,考虑甲亢可能性大,需要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确诊。

  4、 酒精戒断症状。在长期大量的饮酒后,突然戒酒时会出现肢体抖动的情况,该抖动多为全身性,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、精神异常妄表现。

  5、 生理性肢体震颤。在精神紧张、恐惧、情绪激动等时出现的幅度小,快速的无规律双手抖动,多在静止时出现。原因消除后,手抖也会消失。另外在饮酒后也会发生手抖状况。

  6、 癔病性震颤。多见于中老年妇女,在不良事件刺激后,出现一种发作性的肢体抖动,可在情绪平复后自行减轻或停止。多为动作性震颤,也有呈静止性震颤者。

  其他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、脑组织疾病(如脑动脉硬化、中脑或小脑平病变以及大脑损伤等)、药物副作用等疾病时也可出现手抖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