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医生团队
医保须知 医保问题 癫痫疾病 精神疾病
主页 > 精神科 > 躯体形式障碍 > 躯体形式障碍常识 >

躯体形式障碍,是身病还是心病?

发布时间:2021-09-02 10:32:05   来源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

  在众多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,有一类患者身体长期不适,反复检查无异常,患者很痛苦,也让医生很苦恼。这类患者往往有一些共同特点:

  1. 常有各种身体的不舒服,长期存在但没有进行性加重。

  2. 反复检查无异常或虽有异常但解释不了患者的症状。

  3. 对各种躯体不适过度关注及过度解读,如一些常见的不适(腹胀),就担心是不是得了重大疾病(癌症)。

  4. 他们来就诊带着数本病例及厚厚的检查单,有些检查反复做了很多遍。

  5. 常常唉声叹气,笑容少,不爱说话。

  6. 容易紧张,过度担心,常常杞人忧天。

  7. 睡不着,吃不香。

  8. 反复内科对症治疗效果不佳。

  这类患者表现的是躯体不适,但实际上是心理疾病在搞怪,这种疾病就叫“躯体形式障碍”。临床表现有:

  1、胃肠道症状:口干、口苦、恶心、呕吐、嗳气、呃逆、腹泻、腹胀、便秘。

  2、呼吸循环系统症状:胸闷、心悸、气促、头晕。

  3、泌尿生殖系统:尿频、尿急、月经不规律、痛经。

  4、神经系统:怕冷、潮热、多汗、面部发热、手抖

  5、疼痛:胸痛、背痛、关节痛、各部位的慢性持续性疼痛。

  6、疑病表现:害怕得了某种严重的疾病。

  心病还得心药医,需要系统的药物治疗+心理治疗,需要医生、家属及患者组成一个联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心身医学对患者采取“心身同治”原则。对于急性发病而且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,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、过度换气综合症病人,则需以生理救治为先,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坏。而对于更年期综合症、慢性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患者,鉴于其症状为慢性发作,且心理因素作用强度很大,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外,应重点做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。

 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主要有三个目标:一是消除患者的社会刺激因素,如不良的家庭环境、紧张的人际关系等,使患者得以在相对平和温馨的生活环境中恢复正常心态,以减弱致病的外在刺激;二是消除心理学病因,即帮助患者改变认知模式,培养正常心态,这是从内在角度“治本”,难度相当大;第三则是消除生物学病因,例如采用长期松弛训练和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