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06-21 15:59:29 来源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
就像都有个做保险的亲戚朋友谁的身边,还没有个高血压的人?
国家心血管病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,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 23%,差不多 5 个人就有 1 个高血压。但遗憾的是,只有 14.5% 的人控制良好。
也就是说,有接近九成的高血压患者,还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。
这些人当中,很多要么不吃药,要么断断续续地吃药。
一、高血压的三大常见误区
1、没有症状就不是高血压?
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,有些患者只有血压高于正常,就会有头晕、头痛等不适症状。虽然患者很痛苦,但确是一个很好的信号,因为这可以提醒患者及时就医,按时服药。
有一小部分患者的高血压高于正常,却没有任何不适,自认为“没事”而拒绝就医。
事实上,即使没有症状,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对心、脑、肾等重要脏器产生损害,所以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升高也属于高血压。
2、降压药吃了就不能停,所以就不能吃?
被诊断为高血压,就意味着我们体内的血压调节系统失去了平衡,为了纠正血压、减少血压带来的危害,就要终生服药。所以,药不能停的根源在于得了这个病,而不是吃了这个药。
3、高血压是遗传的,只能认倒霉?
高血压发病因素中,遗传只是占了一个席位,但并不代表遗传是唯一的决定因素,更不能因此放弃对其他可控因素的改善,比如,低盐低脂饮食、戒烟等都有助于控制血压在理想状态。
二、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这一疾病的呢?
中医认为高血压与情志失调、饮食失节、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。
血瘀是基础
患者血压升高的病理基础在于血流阻力增加,血行迟缓至瘀,瘀成则血行更受阻,亦会加重气滞,造成水停,故血瘀是基础。
水停是常患
人体内,水的运行赖气的推动,气滞则易致水停,血瘀亦可导致水停,水停之后又反过来加重气滞、血瘀,故高血压患者常有水停为患。
气滞是关键
中医学认为,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,气、血之病常相互影响,血瘀则气滞,气滞则血更瘀。临床上,气滞日久又可化火升阳,出现肝火上炎、肝阳上亢之高血压证候。
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以下几点:
1、应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,比较常见的是抑制肝阳,补充肾阴,常见六味地黄丸、柴胡疏肝散、天麻钩藤饮,还有活血的药,像补阳还五汤等,这些药物都可以改善血压的情况。
2、对于高血压可以采用针灸、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,特别是针刺疗法对于情绪激动所引起的肝阳上亢、非器质性高血压,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,但是,应该注意疗程,坚持治疗。
3、可以采用其他方式,像气功、太极拳可以调节情绪,可以改善血管的紧张程度,对于早期高血压具有很强的辅助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