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医院简介 医院新闻 医生团队
医保须知 医保问题 癫痫疾病 精神疾病
主页 > 精神科 > 精神分裂症 > 精神分裂预防 >

精神分裂症复发后的预防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17-05-31 15:55:19   来源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

  精神分裂这种精神疾病的病情发作是有一定规律性的,由于精神疾病发生在脑部上,那么对脑部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如果精神分裂疾病的病情加重,对我们的人体健康威胁也是非常大的,会有什么的威胁。对此,精神分裂疾病一定要抓紧去治疗才好。而且治疗精神分裂疾病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,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,也是会复发的,而复发后就需要做好预防,减少患者们的痛苦。那么精神分裂症复发后的预防有哪些?

  一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如果能够及早认识和发现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早期症状,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非常有效的措施。因此,应做好精神分裂症复发预防的宣教工作,让患者及其家属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特点,如个体人口学特征、病前性格、发病特征、发作次数等,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。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医师,做到“防患于未然”。

  二、加强出院前、后的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对病情已趋恢复的患者,在出院前应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。除介绍精神卫生常识外,还应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,正确认识疾病,锻炼自己的性格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使患者认识自己的发病诱因与病态表现,以便在重归社会现实生活时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不利因素。患者出院后,除应经常保持与他们的接触和联系,让其按时定期随访外,尚需积极搞好社区管理工作。使患者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及社会活动。家属及患者周围的其他人应认真做好各种安排,使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刺激;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心,千万不能歧视与嘲弄患者;适当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。

  三、采取正确的家庭干预措施预防复发家庭成员是与患者关系最密切、接触最多的人群。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,家庭干预、家庭治疗已作为一项治疗措施开始受到关注,此后则进一步得到了强化和发展。自70年代以来,一些西方国家的“非住院化运动”,再度在精神医学界掀起对家庭治疗的浓厚兴趣,涌现了以不同理论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流派,如精神动力性结构性系统性、行为性及心理教育性等学派。

  1、目前,常用的代表性家庭干预措施有以下。

  整个干预过程分为4个步骤:

  第1步,与每个家庭成员会谈,包括患者在内,主要询问他们对精神病发病前及发病时有关事件的体会;

  第2步,帮助家庭识别2种或3种当前对患者影响最大的应激性情景;

  第3步,发展如何避免或应付这些应激性情景的策略,家庭在集会后的1周内使用这些应付方法,并在下次集会时汇报;

  第4步,指导家庭作出应付计划、改进预防应激和应对手段的措施,预先作好今后处理危机的准备。

  2、以心理教育与亲属相互支持为主的家庭干预干预方案分为3项内容:

  第1项,亲属在他们家中接受教育课程,共讲授4次短课,包括病因、症状、病程及治疗;

  第2项,成立包括高EE和低EE亲属在内的家属支持组,指导者较主动地帮助亲属寻找较佳的应对机制;

  第3项,在家中举行家庭集会,患者也参加,采用重实效和灵活多变的手段,一起处理家庭的动态变化。

  3、以训练“解决问题”行为技能为主的家庭干预 由Falon等实施。第一,主张口服药物尽可能灵活掌握为最低剂量;第二,对每个家庭实施短期教育课程,患者也参加在内;第三,干预的主要焦点是对整个家庭进行家庭行为训练。

  4、以心理教育和生存技能训练为主的家庭干预干预分为4个时期。

  第1期,强调应该和家庭建立一种良好合作关系,在短暂住院期或急性期安排每周2次会面;

  第2期,举办一天“生存技能”讨论会,进行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教育;

  第3期,在6个月内每2周举行1次包括患者在内的家庭集会,基本目标是将“生存技能”讨论会上学到的一般性策略运用于各个家庭;

  第4期,家庭成员可有两种冲突,即在家庭干预中改善家庭交流和处理未解决的矛盾冲突,或者逐渐减少干预活动。目前,国内已开始进行了家庭干预的相关工作,而近年来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。主要的工作方式有:家庭干预、家庭教育与家庭病床等。

  温馨提示:希望上述的解答能给生活中广大的患者们朋友们带来帮助,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,需要患者们尽快的去治疗才好。当精神分裂疾病出现以后,不要慌张,只要及时的去控制病情,相信疾病是可以得到治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