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9-09-02 10:26:08 来源:北京军颐中医医院
采访当天是第一次见到于平华,但对于她,笔者并非一无所知。于平华,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,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,北京军颐中医医院精神科医生,从医近40年。在某医患沟通平台上,“专业”、“态度好”、“没有医生架子”是几十条患者评价中的主要关键词。
“率性自然”是笔者对于平华最初的印象,但在最初接触时,于平华笑言:“你可能遇到了一个奇葩的医生。”
【医生素养】职业精神一定优先于人文关怀
“什么是仁?什么是不仁?定义不了。100个患者眼里有100个‘仁’医,不可能统一。”跟完一上午的门诊,面对面专访结束,笔者才明白,“仁与不仁”的讨论其实代表了于平华对医生职业素养的态度。
有医生加班加点出门诊,有医生累倒在手术室,有医生为患者打饭,有医生给患者留下自己的电话……这些案例是经常见诸报道的“好医生”案例,“辛苦”和“人文关怀”是贴在报道上最明显的标签。
对于大肆宣扬医生辛苦,于平华很不喜欢。她说,辛苦不辛苦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方式,选择辛苦代表你很享受这个过程。而关于“人文关怀”,虽然不反对,但她认为当前推崇的程度“掩盖了很多东西”。
于平华的目标是做一名职业的医生,而且她更坚持,当我们谈论一个医生时,其职业精神一定优先于人文关怀。“其实看优秀医生的真实范例,那些医生所做的事儿其实只是尽职尽责,患者其实不求跟医生成为朋友,最重要的只是想治好病。”于平华说。
“患者没事就是没事,真有精神疾病问题就慢下来说,好好沟通,康复出院后也做好管理,但真没事,斩钉截铁告诉他没事是最好的,因为说100句也是没事。” 于平华直言,国内对医生精神层面的要求提的太高,而本身这些要求是强制不了。
“国内外的病人都没有单纯在态度上的投诉,都是基于医疗上的缺陷。”于平华说,尽心尽责治好患者的病就是最重要的职业素养。这个略显朴素的职业素养也表现在他日常工作的许多细节中。于平华认为,与人隔桌角而坐是最好的距离。
当天上午的门诊持续两个小时,于平华在这期间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。用于平华的话说就是“医生就应该有一张扑克脸”,否则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:一名医生上午可能因为某件事儿很开心,对患者很友善,下午却可能因为某些事不高兴,而对患者冷淡。
另外一个细节是,出门诊避免与患者对立而坐,而要隔一个桌角。于平华说,面对面是一种对立的姿态,“商务谈判才那么做”,隔一个桌角是最好的距离和位置,“友好会面都是这样”。
【医患矛盾】患者也有职业素养
当天上午的门诊来了一位女性失眠患者,每晚睡眠还不到俩小时,白天烦躁不堪,她自己和老公都认为是身体某方面出了问题。于平华建议,除了做常规检查和量表检测之外,再做一个中医神经经络检查,但她和她老公都坚持不用做,于平华最终“妥协”了。
“这就是那种很麻烦的病人。”该女性失眠患者离开后,于平华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对此做了一下“解释”。“按照患者提供的症状病史和量表检测基本上可以判定为短期性失眠,但这样的患者,往往就是去医院检查过很多次,也查不出来什么大问题,而推荐的检查却可能被误以为过度医疗。什么样的病人好的最快?有一种说法是,没文化的农民好的最快,因为他们完全听医生的,而越有知识,觉得自己有判断能力的,好的越慢。”
她坦言,这类顺应性低的病人很多,认为自己懂的比专业医生还多,不接受医生的建议。医生可能不会表达出对这类病人的不满情绪,但心里确实会这么想。在于平华看来,这就是一部分患者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——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。
“很多人进了医院不把自己定位成病人,认为自己什么都了解。”于平华说,未必完全信任医生,而是定位好自己的角色,医患的共同目标都是健康,双方都定位清楚了,所谓矛盾也会少了。
选择精神疾病诊疗方向从医对于于平华来说是一件充满偶然的事情,从医近40年来,她坦言,心态上有些变化。“这就是人的成长过程吧,今天所说的话是过去几十年的感悟,可能再过几十年,未必会这么说了。”于平华如是说。